专业咨询
致力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

医院信创可“直击”核心业务系统,业务终端替代面临挑战

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孙婧

2024年,医疗信创日新月异。不过,业界普遍存在“先边缘、后核心”的路径依赖。直接进行核心业务系统的信创改造,是否可行?如何推进?

12月10日,2024中国操作系统大会在京举行,作为大会创始主办方之一,统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统信软件)致力于向行业分享操作系统新技术和落地经验。大会同期举办了医疗分论坛,由统信软件常务副总裁卢振宇、北京市卫生健康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项目评审部主任史森先后致辞,HIT专家网创始人、总编辑朱小兵主持。北京协和医院等近20家医院信息中心负责人和部分业务系统厂商专家参与论坛讨论分享。

左起:统信软件常务副总裁卢振宇、北京市卫生健康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项目评审部主任史森、HIT专家网总编辑朱小兵

从会议分享的案例经验看,由国产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切入医疗核心业务系统的信创之路,已有不少先行者;与此同时,医院大量业务终端的国产化替代之路荆棘丛生,并不轻松。

国产操作系统替代可以“先核心、后边缘”

与会专家认为,医院后端服务器硬件环境相对简单,而客户端硬件环境较为复杂。以国产操作系统为支点,“先后端再前端、先核心业务再边缘业务”的信创路径,相比渐进式路径,可能更为“便易可行”。

统信软件医疗行业负责人田昊认为,从信创改造成本、实施难易程度、改造后对业务系统影响的风险程度等维度分析,国产操作系统、特别是国产服务器操作系统是目前信创迁移中最便于实现的方案。

从技术上看,较多国产操作系统基于Linux开发,差异性低;不参与应用层的业务逻辑、数据存储和计算,耦合性低。

多个大型三甲医院实践证实,这条路“走得通”。

田昊介绍,在解放军总医院云HIS信创案例中,无论是替代前的“集群部署、应用适配”,正式切换时的“应用停服及切换”,以及替代后的“问题解决与优化”,统信UOS都起到支撑作用。

2024年7月,北京安贞医院新院区完成全院业务系统升级改造。包括HIS及其核心数据库、EMR、PACS等关键业务系统均迁移至统信UOS服务器版,部署数量超过100套,打破了医疗信创“先边缘再核心”的路径依赖。

“作为HIS厂商的东华医为,其HIS核心数据库一直以来运行在小机或Redhat上,切换到统信UOS上,稳定性能否保障?改造前,医院、应用厂商颇有疑虑。后经各方通力合作,顺利完成HIS全业务场景模拟压力测试,迄今系统运行稳定。”田昊说。

如果将医院级,甚至区域级的全量业务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利旧替换为国产OS,可行吗?田昊以某省级医保局算力提升项目的信创改造为例,给出了肯定答案。

“此前,统信软件并未与该项目的2家云平台厂商、6家业务系统厂商的产品完成适配认证,这是一场‘抢救性适配’之战。”田昊直言。不到一个月时间,统信软件完成了所有产品的适配及项目测试验证工作,共迁移500余套CentOS系统。一期项目完成后,又推进了600套数据中心的迁移工作。截至目前,77个医保相关业务模块全部完成适配,实现高效利旧与平稳过渡。

东华医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华医为)研发总监王奎忠介绍,在北京协和医院信创案例中,以统信服务器操作系统V20为支点,部署智慧医院核心系统(医院互联网平台、医院综合业务系统、HIS部分ECP系统服务)。目前系统已使用两个月,运行情况稳定、无异常。

左起:统信软件医疗行业负责人田昊、东华医为研发总监王奎忠

终端软硬件利旧场景信创,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在终端替代方面,不少医院的信创策略为:新上软硬件优先信创改造;原有软硬件因兼容性问题,维持现状。软硬件利旧场景的信创,真的只能等待时间来解决吗?

“只要行动起来,总能找到路。”

北京康复医院信息中心资深工程师王臣亮感叹:“搭载C86架构CPU后,部分Windows应用不可用。特别是老旧外设的适配时间最长。”但医院没有退缩,将“国产UOS+本地虚拟化”作为过渡方案。

通过UOS本地虚拟化平台迁移软件,将x86终端上的原Windows系统、软件及其原生数据平滑迁移至国产桌面操作系统。对于适配中的具体问题,“出现一个,解决一个”。

比如,“外网电脑自动弹网页”,找到原因是入网认证未适配,输入账号后不再弹窗;“打印机在虚拟化中共享难”,将网络设置为桥接后共享打印机来解决……

目前,北京康复医院已完成26款外设适配;60套信创终端电脑落地生产环境,其中10套已落地急诊、门诊和康复治疗科等临床环境,医生可正常使用HIS、EMR及PACS阅片。

信创需要顶层设计、协同推进。湖北省潜江市卫生健康委信息中心副主任杨淼介绍,通过“统招分签”,潜江已完成辖区大部分医疗机构核心业务系统HIS国产化桌面软件的应用适配工作。

对于诸多桌面改造难点,杨淼也认为,“本地虚拟化+云打印”是可行的过渡方案。“这一方案兼顾了PC端的利旧管理,目前近400套UOS操作系统在利旧终端上稳定运行。”

左起:北京康复医院信息中心资深工程师王臣亮、湖北省潜江市卫生健康委信息中心副主任杨淼

困难很多,信心更多

会议圆桌讨论环节,参与嘉宾们探讨务实深入,认为当前医疗信创的主要问题依然是兼容性不足。

北京协和医院信息中心副处长朱雯谈到,应用厂商国产化适配动力不足,特别是老的业务系统适配是“老大难”。

北京世纪坛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田宗梅分析,如果前端硬件设备,每台都要医院逐一适配,用户体验不够好。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信息中心主任余浩提问,国产操作系统的用户体验,能否兼顾用户已有的使用习惯?应用软件只要从软件商店下载即可使用。

卫宁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咨询部总经理师成建议,操作系统厂商更为主动地构建生态,建设全栈信创测试实验室,将测试工作提前。

王奎忠介绍,在东华医为与统信软件合作的大量案例中,还没有一家医院出现系统“雪崩”的情况,“对未来有信心”。

对于生态建设,田昊现场给予回应。统信软件在医疗行业跨设备融合、生态扩展等方面,正在构建技术优势。统信软件已服务532家各级各类医院,464家基层卫生机构,509家各地各级卫生健康委,473家各地各级医保局。目前适配医疗信息化企业155家,适配医疗信息化产品1114款;统信服务器操作系统适配数814款,统信桌面操作系统适配数300款。

圆桌论坛环节现场。左起: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大数据研究中心原主任薛万国、北京协和医院信息中心副处长朱雯、北京世纪坛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田宗梅、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信息中心主任余浩、东华医为研发总监王奎忠、卫宁健康战略咨询部总经理师成

困难,也孕育着技术升级的契机。

在本次会议上,王奎忠分享了东华医为在信创改造方面的丰富经验。公司通过采用统一的HOS-Framework架构,对原有的Java、IRIS、.NET、PHP等多种技术架构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目前,东华医为的全系列产品已成功兼容国产基础软硬件。东华医为在信创领域提前进行了技术布局,例如,其互联网医疗系统在2022年就完成了容器化技术升级,使得适配过程非常顺利。

除PC、打印机等终端外设,图像处理也是医疗信创的难点。北京美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智医疗)副总经理阮明瑞介绍,美智医疗专注于医疗影像信息化,其技术架构充分考虑到信创,采用了“C/S+B/S”的高并发设计框架。“开发过程很难,但用户体验好。至今已有多家三甲医院采用了美智CoreXPACS信创方案。”另外,美智医疗与统信软件合作的国产图像采集卡、国产医用显示器正在进行产品化集成。

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大数据研究中心原主任薛万国在主持圆桌讨论时总结:一是医疗行业全栈信创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二是后端改造比前端相对更容易;三是信创不仅是国产化软硬件替代,同时也为医院系统架构能力提升带来了契机。

左起: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大数据研究中心原主任薛万国、美智医疗副总经理阮明瑞

后记

这场会议不仅探讨了国产操作系统在医疗信创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彰显了医疗信创生态参与者的决心和信心。在讨论环节,一句“如果(应用系统)厂商不愿意替换为国产OS,就替换厂商”,引发全场掌声和笑声。

展望未来,观望者们将会纷纷入局,避开前人踩过的“坑”,继续向前。在此,向医疗信创先行者们致敬。

【医疗信创资源对接小调查】

微信扫码或长按二维码,参与“医疗信创资源对接小调查”
此图片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HIT%E4%B8%93%E5%AE%B6%E7%BD%91%E8%AE%A2%E9%98%85%E5%8F%B7.png
关注HIT专家网微信订阅号
精彩不容错过!
此图片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9fd96946f80198b.png
寻求“商务合作”请扫码填写需求
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责任编辑:晓青】

赞(6)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IT专家网 » 医院信创可“直击”核心业务系统,业务终端替代面临挑战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