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卫生健康委: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
要求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建立互联网诊疗服务平台。
要求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建立互联网诊疗服务平台。
发挥信息化在辅助疫情研判、创新诊疗模式、提升服务效率等方面的支撑作用。
本批次64项团体标准聚焦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精准医学等新技术在卫生健康领域的标准化要求。
认定办法共分为6项认定准则,包含31种场景。
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明确提出医疗卫生信息技术和信息安全等相关内容条款。
2020年3月向试点单位开放唯一标识数据库查询与共享服务。
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相关信息系统面临新一轮政策机遇。
发展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保障公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公民健康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四川首批“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包括互联网复诊、远程会诊、远程病理会诊、远程胎心监测。
到2022年,全省“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将覆盖全生命周期。
《通知》明确了疫苗信息化追溯体系各项建设任务的“时间表”。
《公立医院章程范本》第五章“运行管理”专门设置了第七节“后勤、设备、物资和信息管理”。
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包括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4个方面共28个指标。
国家药监局正在抓紧开展配套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指南的制修订工作。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由资质认定改为备案管理,国家药监部门负责建立“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备案管理信息平台”。
多项措施对信息化建设具体目标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
建设药品追溯系统,2020年底前实现疫苗和国家集采药品“一物一码”,并可由公众自主查验。
2019年12月底前,各省份要结合实际制定推广福建省和三明市医改经验、深化医改的工作方案。
医疗服务机构、健康服务机构和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是电子健康卡落地使用的主要实体。
充分运用“互联网+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集团化、品牌化发展,更好满足群众医疗服务需求。
密码是网络安全的核心支撑。
强化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衔接,拓展信息技术在医养结合和养老等领域的应用。
规范和科学分组是DRG实施的重要前提,精确付费是DRG实施的重要保障。
罕见病病例诊疗信息登记需要做好信息化建设和安全管理等工作。
要成为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需具备完整的医疗信息化支撑体系。
将医保业务标准制定工作作为首要任务,为建设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系统打下良好基础。
三年行动纲要提出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 10 项重大工程,多项工作任务离不开信息化支撑。
《通知》明确了五项任务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电子化注册信息核查和管理工作。
实施“癌症信息化行动”将主要围绕健全肿瘤登记制度展开。
参保人员可自愿选择线上线下同时医疗,报销限额合并计算。
最新评论
东华与华为提供的具体技术解决方案是怎样的?
作为承建方的项目经理,对于该项目的建设,感慨颇多。项目的成功离不开甲方领导及终端用户的共同努力和大力支持。
666666
25年的什么时候办呢
会的!感谢您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