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医保局等八部门:逐步扩大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覆盖范围
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均应参与集中采购。
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均应参与集中采购。
力争通过5年努力,转变公立医院的发展方式、运行模式,优化资源配置。
适用于第二类、第三类人工智能独立软件和含有人工智能软件组件的医疗器械。
要求创新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共享方式方法,强化信息安全管理。
除清单中46个信息系统外,不得在国家层面向基层采集数据。
制定统一的药品信息化追溯标准,推动工业互联网在药监领域的融合应用。
新接口支持医保电子凭证、身份证、社保卡等多种就医介质直接结算。
到2022年,基本建成基础强、技术优、制度全、责任明、管理严的医保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护工作体制机制。
实现处方相关信息统一归集及处方药购买、信息安全认证、医保结算等事项“一网通办”。
探索开展长期处方患者的用药提醒、随访、用药咨询等服务。
通过国家医疗器械数据共享平台和医疗器械网络交易监测平台,实现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信息共享及协同应用。
将出台互联网诊疗服务和监管的规范性文件。
从智慧管理的功能和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分为0级至5级。
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与有关部门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创新监督管理方式,推广使用信息技术。
医院研究所每年度对0-4级省级审核结果进行监督抽查,不合格率超过30%的,驳回该年度该省全部审核结果。
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均应参加药品集中带量采购。
截至目前,全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已超过1500万份/天。
新版指标的特点:保障医疗行为的可追溯性,同时便于行业交流和信息统计。
两定机构自主选择与医保对接的有关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供应商。
紧贴老年人需求,推出更多更好的创新适老化做法。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实现预算数据直接从信息系统汇总提取,减少人为干预。
2021年6月底前,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疗共同体内要实现检查资料共享和结果互认。
开展网上预检分诊,减轻现场预检分诊压力。
着力解决参保登记不便捷、老年人等群体线上服务不适用、异地就医备案不便利等问题。
《评审标准》增加了指标监测以及日常监测数据的比重,推动医院评审更加科学、客观、精细、量化。
推进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强化信息支撑。
依托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推进养老服务相关信息基本数据集共享。
除原试点省份外,其他省份原则上至少确定1个城市开展试点工作。
专家组将采取统一组织调研和不定期指导等方式,加强对试点城市的指导。
最新评论
是的,这需要院内达成一致,领导层面须支持。
非常好,贴合工作实际,有学习借鉴意义。不少年轻人不愿意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做事。一是不学习,无能力,二是跟风躺平,做多做少,收入差别不大。
是的
思路很重要,行动更重要
售后服务(治疗,诊疗后有疑问需要咨询医护人员)很好啊,医院应该提供这样的渠道并且不需要收费吧,除非你是土豪,个人觉得,咨询可以有,收费较难接受,利益分配好像也很难合理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