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展望 | 琚文胜:进一步发掘互联网医疗的价值
医院的患者端移动应用程序智能化程度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医院的患者端移动应用程序智能化程度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实现电子病历系统建设与应用的螺旋式上升,而不是一次又一次地推倒重来,造成新的浪费。
医院之间能够共享交换,同时向患者开放这么多、这么细的病历资料,甚至包括20多年前的信息,一定是以良好的数据质量为基础的。
健康信息惠民要做到“面子好看、里子耐看”。
移动应用测评兼具“建设指南”“决策咨询”和“政策背书”作用。
通过移动应用测评,为医疗机构提供规范的功能建设标准。
北京市医疗卫生信息化便民惠民服务呈现三个发展趋势。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落实与医疗、管理等流程密切相关,需全院协同配合。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对是否需要患者同意、如何实施患者同意做出了不同规定。
需专业、权威部门进一步解释“单独同意”涉及的具体内涵、实现路径、相应条件。
要想卫生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突破,就是要明确责任、抓住重点、真抓实干,让措施落地,除此别无选择。
在各类卫生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北京的疫情防控做到了科学决策、迅速反应、精准防控。
调阅授权与否,涉及健康信息复杂的权属问题,需要形成统一的规范,避免出现不同的声音,给基层落实带来困扰。
我国互联网医疗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对它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医保的支持要到位,互联网医疗信息系统要与实体医院信息系统互联互通,要为病人建立可即时更新并共享的电子健康记录。
在推进“互联网+”的过程中,“互联网+基层医疗”也应同步谋划推动。
2624家医疗机构有信息系统改造的任务,这么多医疗机构的信息化水平、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如何做到“齐步走”?
明确医疗机构信息中心的学科地位和使命,是解决卫生信息化“人才之痛”的根本之策。
治本之策是,提升信息中心的地位和收入,确保卫生信息化人才与其价值相匹配,与信息化的战略价值相匹配。
4月20日,北京卫生信息技术协会(PHITA)2019年学术年会如期举行,京内外专家的精彩分享为医疗信息化版图平添更多春的气息。
希望基层医疗机构能走在互联网医疗的前面,否则分级诊疗会遇到很多问题。
下一阶段,将有更多北京地区的医院迁建及一院多址信息化建设工作被提上日程。
2019年,北京市卫生信息化要把为大众服务放在第一位,以为民、便民、惠民为核心。
网站是单位的面子、也是里子,从面子上能看出里子是什么样的。
旨在解决当前数字签名技术在医院应用实施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对电子病历的“可靠的电子签名”。
国家已经把路子铺开了、把方向指明了,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如何去落地、如何更好地适应行业特点和需求,把“互联网+”的优势真正发挥出来。
在医疗大数据持续深入的背景下,业内逐渐把焦点开始转向更为落地的服务能力建设。
领导对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期望越高,对一线从业人员也意味着更大的压力。
要协调推动不同管理体制的医院完成共享工作,其难度可想而知。
OMAHA作为民间NGO组织,我们的使命是推动健康信息技术标准的可及性。
最新评论
会的!感谢您参与!
作者您好,报告的pdf版本会发到登记的邮箱里吗??在线等
找到问题的关键才能解决关键的问题😁
需要讨论明白医院信息系统到底是什么定位,什么内涵,才是讲究价值的最核心问题
还是得建章立制,审核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