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解放军总医院计算机室原主任 任连仲
HIT专家网连续登载了几篇“医院信息中心主任能力培训班”讨论课的讨论结果文章,我看到的有《为什么选择在原有信息系统上建设互联网医院?》和《选择自建互联网医院的四点理由》两篇。
粗读之后,我不由得冒出几点感想:首先是,对培训班学员们就“互联网医院建设模式”的利弊分析和务实选择要给予点赞;接着是就此延伸出的有关医院“主导”作用之事再次阐述我的一些观点。
赞什么?
两组学员在培训班讨论课上选择了同样的主题:对互联网医院的两种建设模式——自我主导建设和完全由“第三方”主导建设的长处和短处进行分析和比较。尽管讨论时间限定(限8分钟),不可能充分展开,但他们的观点都很明确,那就是坚持走“医院主导”之路。
虽然他们的讨论仅就“互联网医院”建设这一个点提出,但其中包含的“理”,对整个信息化建设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我的第一赞,赞学员们的勇气。在互联网医院服务市场已经如此庞大的情况下,在互联网医院建设平台已经相当普遍的情况下,他们竟然坚持“在原有基础上建设”,这需要勇气,需要能力的自信。主张者将负起更大责任,将承担着诸多风险。说得重一点,有点冒天下之大不韪,这自然就需要勇气。勇气从何而来,我想,这与以“能力提升”为目标的培训班教学不无关系。
第二赞,赞厘清了“两种模式”的利弊。他们认识到,正如两篇文章阐述的,在“原有系统基础上建设”的最主要的“利”在于:能充分把握系统的整体性(一体化),这包括:已有信息资源的利用、整体的互联、数据的保存、医嘱的处理、费用的结算、药品的配发,以及更为良好的用户体验等一系列整体化处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建成后的系统易掌控、易维护、可“自主”地持续迭代优化。当然,“弊”也是有的,费时费力、所耗经费可能略多,但如果算大账的话,他们所选模式的性价比将最高。
第三赞,赞系统思维大大提升。他们认为“互联网医院建设”属于系统应用的扩展。有了这一定性,随后的系统原有资源的运用、互联关系的确立、新功能的设定、生成数据的归属、操作界面的优化等,便自然地有了科学的规划。他们认识到,建设模式的选择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一套系统工程方法的运用。这说明,学员们的系统化思维已经大大提升。
第四赞,赞学员们的学习态度。他们坚持在原有系统基础上建设,在自信的同时,也很注意学习并引用市场上“平台”的成熟可用之处。这种既自信又虚心学习别人长处的学风值得点赞。
不是一个组,而是几个组,围绕互联网医院建设模式问题,都选择了“在原有系统基础上建设”。当然,我不认为这种选择,对所有情况都是最好的、最优的。在这里,学员们在做出这种选择时,对不同建设模式的利弊、对难点和风险进行了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理出解决问题办法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对待建设项目的这种态度、这种思路、这种做法,是开展任何项目建设都需要的。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是IT人都应该效仿的。我相信,培训班学员养成的这种良好学风和从业精神,对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生态必将产生积极影响。
一点议论
我认为,目前医院信息化建设已经明显地形成了两种模式、两种道路:一种是,基本靠买,怎么建,建成什么样,基本是服务方主导,甚至是服务方说了算;另一种是,新建也好,改扩建也好,怎么建,建成什么样,坚持“院方主导+企业合作”。
大量事实证明,两种模式会导致两种不同结果。
无须怀疑,两种模式建成的系统都能用,都能满足眼前的各项功能要求,乃至“国考”达标,但两种建设模式产生的总结果却有着巨大差别。
第一种,由于对自家需求理解不深、信息化建设基本规律认知不透,对市场产品缺少足够的辨别能力,于是导致了:购买产品时,产品和厂商的选择不一定符合自身要求;建设起来以后更是自己驾驭不了,逐渐演变成此前曾热议的“信息中心技术空心化”问题。
第二种,与第一种相反,自己有主导之心,也有一定的主导之力,坚持需求分析和建设规划以我为主,建设过程与企业充分合作,结果是,不仅信息系统建设得科学合理,对建设起来的系统还能运筹帷幄。这样,不仅利在当下,后续的系统运用也会越来越好,系统的生存期也就自然会更长。如果把这种结果放在一个坐标系中来看,随着主导的深入,总的效果将会呈现指数趋势的增长。
回顾历史,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历来强调这样的道理:着眼于长远发展,质量第一;让各方积极性都得到充分发挥,各项事业就会更为蓬勃地发展。联系到医疗IT事业,如果能真正领会、贯彻这样的道理,整个产业的发展生态会更为改善。
【责任编辑:秦勉】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