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口费大家谈 | 陈金雄:如何打破医院信息系统接口费“魔咒”
根本出路在于,系统开放化、标准化;产业生态化发展;医院把握主动权。
根本出路在于,系统开放化、标准化;产业生态化发展;医院把握主动权。
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服务,离不开一体化集成平台的支撑。
只是电子病历点对点的下载,不通过集成平台反而更简单。
为何集成平台厂商不建议在平台上投放缴费退费等信息?
厂商是否开放了接口?这是根本。
全区一套集成平台、一套业务系统、一套数据库架构。
医院集成平台建设,无论是业务层面还是技术层面都没有“捷径”可走。
开启“服务+流程”的全链路集成新时代,将全场景集成应用进行到底。
集成平台失败不一定是集成平台本身的问题。
医院的“多面化”需求通过更柔性的集成架构得以实现。
在性能、延展能力、底层适配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集成平台什么样的表现堪称“高性能”与“高可用”?
医院信息部门要善用外力,但更要打造好自身能力。
做足功课,合理选型;前瞻规划,全程参与;建用并举,使用为先。
“快”的前提是“稳”,这实际上是对医院此前信息化建设成果的综合考验。
以技术创新引领应用创新,在大规模集成应用实践中不断突破。
面对多样化的企业信息化环境,单一的集成架构无法单独满足所有集成需求。
大数据平台和数据中台在一定程度上会重合,但与集成平台则风马牛不相及。
实现医院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为“两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从“润滑剂”到“主动脉”,医院集成平台的技术架构面临变革挑战。
挑战之下,更考验参评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基本功”。
医院要提升自身的“数据力”,强有力的大数据平台显然是最佳支撑。
如集成平台每日业务量超过百万级,建议考虑采用集群架构。
通过多样化的能力建设,保证集成平台足以承担“承上启下”的业务重担。
在全院信息系统升级规划中,果断选择引入集成平台管理各个业务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两层”即市级层与区级层,全市统一的应用由市级层面的平台承担,各区个性化需求则由各区的集成平台负责。
集成平台的备灾方案,主要有:冷备、热备、双(多)活和集群。
通常情况下,数据交互模式可分为“推”和“拉”两种模式。
完备的架构设计和技术支撑,是医疗信息集成平台落地的基础。
集成平台能更好地满足大型医疗机构业务流程协同再造和数据互联互通的需求。
最新评论
作者回复:平时绩效略有倾斜,年终有院长奖励。
杨主任我想咨询你下,开发人员绩效是怎么分配的?
你好,看咱们内容基本都是公立医院交流,1.是否有民营医院交流 2.是否有民营与公立混合同行交流 3.是否有TOP10厂商的架构室与产品经理交流 4.是否有医院筹建内容交流,包括从图纸到业务系统上线全过
目前看内容主要是公立医院体系的相关论坛,1.是否有民营医院相关交流,2.或者民营与公立医院混合的行业交流;3.再有就是是否有厂家架构室或者产品工程师层面的交流,4.是否有新建医院筹建完备的内容交流,包
接口费的根本问题是市场经济,商业第一,系统厂商利益最大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