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孙婧
近期,HIT专家网在学术指导委员会下发起的信息科主任轮岗话题,瞬间打开了内敛的HIT人的“话匣子”。除了踊跃投稿,大家还在读者微信群、文章评论区展开热烈探讨。
一句“珍爱生命,远离信息科”的留言,获赞高居榜首,可见医院信息部门对轮岗一事“五味杂陈”:既有对信息化工作的热爱与不舍,也有轮岗后的自信与从容,更有对轮岗助推“技术空心化”的担忧与“留住HIT人才”的殷殷期许。这个话题有以下三个追问“不得不谈”。
追问一:HIT人的职业路走向何方?
不少信息人陪着医院信息化建设一路成长起来,并且从一而终,职业生涯走的是专业路线。从“维修队”到“信息科”,再到“信息管理与大数据中心”乃至“信息化与人工智能部”,各地医院信息科的地位不断提升、日益受重视,信息科主任们也逐渐成长为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一专多能”人才。这背后的汗水与泪水,“只有干过才懂得”。
当听到要轮岗时,很多信息科主任的第一反应是:“终于不用再当‘专业背锅侠’了”“半夜手机终于可以静音了”。也有新轮岗进来的主任感叹:“没想到信息科这么忙。”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运营办公室主任陆慧菁在来稿中说,面对轮岗那一刻,大家普遍有种如释重负的松弛感:不必再为7×24小时的系统稳定性而神经紧绷,不必再为层出不穷的评审评级而深感焦虑。
既然信息科工作如此繁重,轮岗出去时,大家又颇为不舍。为何?曾轮岗至多个处室后又重回信息处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信息处处长朱晨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毕竟,这是大家无比钟爱并为之努力过、奋斗过、付出过的事业。
面对轮岗,很多主任表露出对职业发展的迷茫。有轮岗出去的网友感叹:“轮岗多年,专业中断,早已丧失了技术敏锐性和专业性,王者归不来了。”有网友表示,“信息科主任轮岗到安全保卫科室,屈才了”。
也有部分主任比较乐观,认为只要注重终身学习和能力迁移,轮岗可以让人具备更广阔的视野和更综合的能力。无论是在新的岗位还是再次回归信息科,都能持续“发光”。
“信息科是锻炼人才的地方。”从已轮岗出去的信息人的打拼看,他们对得起这句评价。轮岗后,老信息人甘做业务与技术的“人梯”,以独特的系统观念和数字化思维,提升了新岗位的数字化管理水平。在医保控费、设备管理、后勤服务、党务流程等领域,皆有成功案例。
比如,陆慧菁从信息科转岗至运营办后,推动医院建成“大模型+知识库”协同的AI智能编码平台,实现CMI值的动态优化,实现了从“系统构建者”到“数据赋能者”的转变;朱晨轮岗到门诊办公室后,迅速找到数据异常的根源与改进路径,以数据驱动门诊绩效考核业务管理优化;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原信息科主任石晓君轮岗到业务管理科室后,针对30多个公共卫生项目,提出数据采集、分析流程的改进方案,提高了工作效率。
“征尘未洗硝烟起,鞍马未歇再出征。”无论轮岗何处,一批优秀的信息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都继续书写着精彩的职业生涯,不负众望。
追问二:轮岗加剧信息科“技术空心化”?
对于轮岗,大家主要的担忧是:信息科主任非一般管理岗,更偏向行业专业的技术岗。部分医院没有建立体系化的信息化后备人才队伍,频繁轮岗容易造成人才和技术路线的“断档”,助推“技术空心化”。
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根本原因在于,培养一名合格的信息科主任并非易事。虽然信息科日常做的“都是别人的事”,但是必须了解、精通信息技术,工程落地过程中的专业主导能力也必须始终在线,避免沦为“传声筒”。
有网友表示,“医院信息人总体技术能力还是偏弱,有的甚至把医院现有系统梳理清楚都有难度,对公司的依赖度过高。现在又将信息科主任定位为敏感岗位,5年一轮岗,能力就更弱了”。有网友留言:“曾持续跟进过某些医院急需的应用软件,后来我轮岗了,就没人再跟了。”
解放军总医院原计算机室主任任连仲、高博医疗集团首席信息顾问陈金雄等感叹,选拔、历练出一个合格的信息中心主任不是件容易的事。如何在信息科主任轮岗制度下,避免上述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并有针对性地应对。
陈金雄认为,轮岗话题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科室定位问题。目前来看,多数医院仍将信息科当作行政化科室,而非专业技术科室。任连仲认为,信息科是一个技术兼管理的部门,医院信息科主任需要由深入掌握信息科学理论知识与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希望能将信息科定位为专业技术科室。
追问三:谁来重视完善医院IT治理体系?
有位网友留言说,“要靠制度管人。让制度发挥作用,才能‘地球离了谁都照转’”。加强医院IT治理,是避免轮岗导致“技术空心化”的必由之路。
轮岗话题从侧面反映出,医院IT治理模式尚需完善。早在2021年,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薛万国就表示,从IT治理入手,才能把握医院信息化建设主导权。所谓“IT治理”,就是为鼓励IT应用的期望行为而明确的决策权归属和责任担当框架。建议重点关注项目立项、建设实施和效果评价三个环节。
本次专题策划,系列来稿也表达了相同的期望:
一是重规划。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监察室主任吴恒建议,留下一个适合自身的规划、一套迭代演进的制度、一个结构合理的团队。
二是重流程。朱晨建议加强流程建设,包括信息中心管理、知识库累积、项目需求等流程。
三是重培训。越是轮岗,越要加强信息科专业学科建设,培育一支强大的信息专业能力后备军。
不少医院CIO班学员建议,HIT专家网学苑主办的医院CIO班培训系统性强,已多次推荐给同行,可以作为医院新晋CIO们的岗前培训课程。
无论轮岗与否,信息科主任们都需要走出舒适区,不断向上突破。这也是HIT专家网发起本次话题探讨的初心。
【往期回顾】

精彩不容错过!

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责任编辑:晓青】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