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顾展望】互联网医院热潮将至,你准备好了么
互联网医院建设热潮将在2019年全面开启。

互联网医院建设热潮将在2019年全面开启。

回顾新院区信息化建设前后的100天,凝聚着北京友谊医院全体信息人的辛勤汗水。院领导的嘱托、各部门的期望鼓励,也给了我们巨大的压力和动力。

2019年医疗行业将在“觉醒”中构建全方位网络安全体系。

2018年已经过去,你怀念它吗?

希望HIT“江湖”少一些险恶,“落后”也少一些“被骗”。

所谓“无所不能”是指拥有丰富的实战技能、功夫过硬、善于解决问题的网络工程师。

2019年,北京市卫生信息化要把为大众服务放在第一位,以为民、便民、惠民为核心。

医院出现网络故障后,经常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没有章法。需要有快速排查及处理策略,避免出现问题后盲目处理。

大数据时代,要么被动随波逐流,很快被时代所淘汰;要么奋起振作,主动充电,做新时代的弄潮儿!医院信息工程师,你做何选择?做好准备了吗?

信息科员工不希望长期只从事低技术含量的琐事,希望改变他人印象中自己是“修电脑的”定式标签。

信息中心自主完成在线式核心业务系统迁移,使得HIS和EMR成功分离。

HIT要想创新,必须与临床、教学、科研等部门交流。如果只是IT人自己交流,容易原地打转。

作者根据自己的18年机房管理经验整理出此文。

为了不挨骗就不能落后,为了不落后就要掌握足够的软件技术知识,那就需要适度的自主研发。

与HL7标准相比,基于openEHR的数据标准体系更适用于作为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中心的标准化信息模型。

很多医院的中心机房往往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导致中心机房的安全得不到基本保障,增加了设备运行的危险系数,机房运维成本增高,为宕机事故埋下了隐患。

如何理解传统医疗模式的“解构”和“重构”?

信息化建设的效能,将在医院的内涵式发展方面更深层次地彰显出来。

先通过集成平台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打牢数据根基,同时设法打通医院和区域、互联网之间的互联互通关系。

这种软件设计方式可称为“数出有源”,也就是将病人当作唯一的数据“水龙头”。

医院IT部门为何成为“背锅侠”?很多时候是因为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信息管理部门、临床业务部门、承建技术团队三方要形成项目实施“稳定三角”的关系。

系统建了不少,努力付出不少,成效取得不少,抱怨不见减少。

电子病历项目重点关注信息的互联互通、医护闭环服务、无纸化、临床辅助决策支持、医疗大数据利用等。

信息化建设主角将从信息部门转化为临床医护工作者和医院管理者,这个转变是数字化医疗时代医院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电子病历分级评价新标准的一大主题就是强调两个字:质量,包括医疗质量和数据质量。

能否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是HIT全面回归临床的核心内容之一。

评级只是开始,医疗品质的持续改进才是永不停步的长征。

线上医疗的落脚点是“医疗”,原则上应达到与线下医疗相同的医疗水准。这是发展线上医疗服务项目不可突破的法律底线。

信息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正处于从事务性处理转向辅助诊疗的新阶段。
最新评论
是的,这需要院内达成一致,领导层面须支持。
非常好,贴合工作实际,有学习借鉴意义。不少年轻人不愿意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做事。一是不学习,无能力,二是跟风躺平,做多做少,收入差别不大。
是的
思路很重要,行动更重要
售后服务(治疗,诊疗后有疑问需要咨询医护人员)很好啊,医院应该提供这样的渠道并且不需要收费吧,除非你是土豪,个人觉得,咨询可以有,收费较难接受,利益分配好像也很难合理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