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T180观察】医院信息科走向大信息时代
医院信息科正在走向“大信息”时代,由此延伸出信息部门职责定位、项目管理、信息规划、统筹协调等更多富有新意的命题。

医院信息科正在走向“大信息”时代,由此延伸出信息部门职责定位、项目管理、信息规划、统筹协调等更多富有新意的命题。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DRG最广泛的应用是医保付费管理。

有人说“华为的模式不可复制”,这是懒人的借口,是以偏代全。

希望基层医疗机构能走在互联网医疗的前面,否则分级诊疗会遇到很多问题。

信息化建设规划应该尽早介入,一定要从可研的时候就主动参与进去。

纵观对比医疗信息化和医疗数字化两个发展阶段,两者在应用架构、技术架构、管理体系、接入体系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

在医疗大数据时代,医疗行业将越来越多地关注医院数据管理的能力建设问题。

2019年,全面应对从IT到DT的挑战,医院信息科将不可避免地打响自我革命的“第一枪”。

2019年的DRGs绝不会像2018年那样安静。

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把评级评审作为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以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实际效果。

苦练内功,勤修外功,方能内外合一,预防“挨骗”。

HIT企业纷纷开展信息化运营服务,大健康产业链运营崭露头角。

多位医疗信息化专家在研讨会上提出了一系列务实思考。

互联网医院建设热潮将在2019年全面开启。

2019年医疗行业将在“觉醒”中构建全方位网络安全体系。

2018年已经过去,你怀念它吗?

希望HIT“江湖”少一些险恶,“落后”也少一些“被骗”。

2019年,北京市卫生信息化要把为大众服务放在第一位,以为民、便民、惠民为核心。

HIT要想创新,必须与临床、教学、科研等部门交流。如果只是IT人自己交流,容易原地打转。

与HL7标准相比,基于openEHR的数据标准体系更适用于作为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中心的标准化信息模型。

如何理解传统医疗模式的“解构”和“重构”?

先通过集成平台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打牢数据根基,同时设法打通医院和区域、互联网之间的互联互通关系。

信息管理部门、临床业务部门、承建技术团队三方要形成项目实施“稳定三角”的关系。

电子病历项目重点关注信息的互联互通、医护闭环服务、无纸化、临床辅助决策支持、医疗大数据利用等。

电子病历分级评价新标准的一大主题就是强调两个字:质量,包括医疗质量和数据质量。

能否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是HIT全面回归临床的核心内容之一。

信息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正处于从事务性处理转向辅助诊疗的新阶段。

技术变革、需求升级、政策出台这三方面正影响着当前的医疗IT市场。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在国内最早开展人工智能放疗计划,并率先在临床应用。

新政对互联网医疗的准入条件非常严苛:既要建好省级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又要建好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还要把电子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打通。
最新评论
是的,这需要院内达成一致,领导层面须支持。
非常好,贴合工作实际,有学习借鉴意义。不少年轻人不愿意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做事。一是不学习,无能力,二是跟风躺平,做多做少,收入差别不大。
是的
思路很重要,行动更重要
售后服务(治疗,诊疗后有疑问需要咨询医护人员)很好啊,医院应该提供这样的渠道并且不需要收费吧,除非你是土豪,个人觉得,咨询可以有,收费较难接受,利益分配好像也很难合理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