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热议2019年医疗信息化怎么走
多位医疗信息化专家在研讨会上提出了一系列务实思考。
多位医疗信息化专家在研讨会上提出了一系列务实思考。
互联网医院建设热潮将在2019年全面开启。
2019年医疗行业将在“觉醒”中构建全方位网络安全体系。
2018年已经过去,你怀念它吗?
希望HIT“江湖”少一些险恶,“落后”也少一些“被骗”。
2019年,北京市卫生信息化要把为大众服务放在第一位,以为民、便民、惠民为核心。
HIT要想创新,必须与临床、教学、科研等部门交流。如果只是IT人自己交流,容易原地打转。
与HL7标准相比,基于openEHR的数据标准体系更适用于作为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中心的标准化信息模型。
如何理解传统医疗模式的“解构”和“重构”?
先通过集成平台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打牢数据根基,同时设法打通医院和区域、互联网之间的互联互通关系。
信息管理部门、临床业务部门、承建技术团队三方要形成项目实施“稳定三角”的关系。
电子病历项目重点关注信息的互联互通、医护闭环服务、无纸化、临床辅助决策支持、医疗大数据利用等。
电子病历分级评价新标准的一大主题就是强调两个字:质量,包括医疗质量和数据质量。
能否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是HIT全面回归临床的核心内容之一。
信息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正处于从事务性处理转向辅助诊疗的新阶段。
技术变革、需求升级、政策出台这三方面正影响着当前的医疗IT市场。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在国内最早开展人工智能放疗计划,并率先在临床应用。
新政对互联网医疗的准入条件非常严苛:既要建好省级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又要建好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还要把电子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打通。
归根到底,新一轮“互联网+医疗健康”拼的还是信息化建设“内功”。
要将数据(无意义的符号)转换成信息(经过解释的数据)、知识(经过验证的信息)以及智能(可以实际使用的知识),以解决生物医学发现、医疗保健服务和疾病预防等方面的问题。
一定不是信息技术的集成,而是医疗服务的“集成”。
区块链不仅强调去中心,还是无中心,无法建立中心的情况下适合采用区块链技术。
三个政策文件的内容在具体操作层面,还有一些不完善或规范还不够的地方。
数据上链的选择方案因行业而不同,上链需要制定行业标准,企业有先发优势,可优先制定数据上链的行业标准。
区块链应用的场景选择最关键,中心化系统能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上链。
启动智慧医院建设,以互联互通评级为抓手建设信息集成平台,实现医院信息化建设“弯道超车”。
《医院信息平台技术与应用》是一本详尽论述医院信息平台的专著。
真正的信息集成是基于医嘱的集成,主数据管理、医嘱系统、临床数据中心三要素缺一不可。
医学科普是基础、医疗服务是目的、医院文化是引领、医患互动是情怀,这是公利医院的内容运营思路。
华山医院信息系统结构已经从需求导向转换到了以数据中心为导向,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
最新评论
东华与华为提供的具体技术解决方案是怎样的?
作为承建方的项目经理,对于该项目的建设,感慨颇多。项目的成功离不开甲方领导及终端用户的共同努力和大力支持。
666666
25年的什么时候办呢
会的!感谢您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