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金雄专栏】基于价值的数字化战略更适用于民营医院
从按项目付费到按价值付费转变,民营医疗机构适合基于价值驱动的数字化建设方式。
从按项目付费到按价值付费转变,民营医疗机构适合基于价值驱动的数字化建设方式。
基于5G通信的物联网在医院物流管理、人流管理方面均值得期待。
经历了前两年的狂热,业界对于医学AI的认知已经趋于理性和务实。
年度工作总结相当于亮出今年的“成绩单”,是否漂亮可能会影响明年预算。
四大评级指挥棒,一个都不能少。
上级医院信息科帮扶下级医院信息科,同级医院促进沟通交流,下级医院学习上级医院好的经验。
每一个信息化项目,都应解决实际的业务问题。
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是实现分级诊疗的技术基础和保障。
2020年,将是全面检验互联网医院运营成效的一年。
医院网络安全能力普遍堪忧。
年底啦,给自家医院的网络安全评个分吧,每年提升5分就是进步。
转化数据,赋能健康。
概念数据建模是数据库设计中承上启下的一环。
医院传统的网络安全思维模式和建设模式,已不足以对抗目前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态势。
信息化工具要慢慢进入临床医生的日常业务中,这样的系统才能让更多医生喜欢用。
理解业务规则,并识别那些需要特别处理的关键规则至关重要。
要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这是建立分级诊疗体系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和保障。
需求分析为后续数据库设计阶段提供蓝图指导,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质量和成效。
集成化只是手段,而不是最终目标,一体化才是最终目标。
院方希望,通过合作可以直接服务东盟国家的患者,与其医疗机构开展紧密的协作,打造数字化跨境就医平台。
对于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数据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是第一生命力。同时,对数据采集、分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换系统时去看样板医院,购买系统时去看失败案例,千万别弄反了。
既要鼓励医疗数据的利用和共享,又要保证安全,要拿捏好折中的度。
从医院信息管理到临床数据服务,必须做好思路转变、知识转变、技术转变以及环境转变。
从在线咨询、在线处方、健康管理等三方面,分析互联网医院平台的建设、运营问题及应对经验。
医院信息科团队建设需要领导者与成员共同配合、共同努力。
临床数据中心的建设是关键,数据清洗中的数据标准化是重点,尤其是“语义”层面的标准化是发展趋势。
化繁为简地看待HIS及其扩展应用,可以为系统设计、产品配置、建设和实施,乃至系统管理带来巨大收益。
医院互联网信息安全防护要做到平时与战时、业务与安全、技术与管理、服务与保障等四个结合。
不同的医院战略会产生不同定位的医院信息化团队,团队建设本质上就是能力建设。
最新评论
是的,这需要院内达成一致,领导层面须支持。
非常好,贴合工作实际,有学习借鉴意义。不少年轻人不愿意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做事。一是不学习,无能力,二是跟风躺平,做多做少,收入差别不大。
是的
思路很重要,行动更重要
售后服务(治疗,诊疗后有疑问需要咨询医护人员)很好啊,医院应该提供这样的渠道并且不需要收费吧,除非你是土豪,个人觉得,咨询可以有,收费较难接受,利益分配好像也很难合理合规。